全国劳动模范丨姬刘超:十七年坚守,追光者终成光

发布人:administrator    发布时间:2025.05.09 08:06:34

 2008年8月16日,姬刘超大专毕业,走进神火集团新庄煤矿成为一名井下电工。2025年4月28日,他身披“全国劳动模范”的鲜红绶带,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从千米井下到荣誉殿堂,这位来自河南柘城农村的85后矿工,用了十七年。十七载光阴镌刻了他的三次蜕变:当技术晋升遇瓶颈,他转战技能赛道重启职业曙光;走下大赛领奖台,他将赛场标准引入井下一线生产现场;面对智能矿山浪潮奔涌,他转身化为后浪的引航星光。从技术赛场到生产现场,从个人突破到薪火相传,姬刘超他用沾满煤灰的双手印证:深井之下,平凡岗位的坚守,同样能绽放耀眼的光芒。

“技能赛道也有耀眼的光”

  “学好技术,过几年能成为一名技术员。”这是姬刘超给自己定的第一个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走上管理岗位,这是他心目中理想的职业发展道路。

    2011年2月,姬刘超的“技术员”目标实现了。神火集团作为河南省内6家大型煤炭企业之一,在河南省煤改政策支持下,兼并重组了数十家小煤矿。一时间,急需大量工程技术人员。

     半年后,他被调到一座煤矿生产科,负责技术改造项目规划和生产设计,不久后担任掘进区队技术员,不但做技术管理工作,还负责巷道设计、材料供应、科室对接和现场人员劳动配置,全方位的接受了区队管理的实践锻炼。

    但是变化始料未及。2012年8月,煤矿因政策停产,人员转岗分流。待岗近一年,他辗转多地临时工作。2014年7月,转岗政策落地,姬刘超回到新庄煤矿信息中心报到,成为一名安全仪器监测工。

     从技术员和区队管理者变成了一名普通工人,一切似乎回到了原点。加之那几年间先后有100多名本科生入职新庄煤矿,专业技术通道的竞争愈加激烈。

     出路似乎没有那么明朗了,姬刘超把QQ签名改成了“安于现状”。直到8月的一天,在商丘街头,在一条路的各级劳模宣传海报中,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质辉的巨幅照片击中了他。

     “张质辉就是新庄矿的职工,曾经在河南省煤炭系统综采维修钳工技能比武中获得第一名。”姬刘超没想到,“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的耀眼光芒,也能照耀在一名普通的技能工人身上。

     “神火每年都举办各层级的技能大赛,而且奖励力度非常大。2006年新庄矿就给4名技能状元每人奖励了一辆小轿车。”姬刘超开始不“安于现状”了:“专业技术通道既然还看不到太多的机会,那就先参加技能大赛试试,至少出成绩了能多挣点钱。”

     没想到这一试,竟然发现了新的曙光。

姬刘超(左二)在2019年“河南能源杯”全国煤炭行业

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2015年至2019年间,姬刘超先后5次参加新庄煤矿、神火集团的安全仪器监测工技能大赛,3次获得矿技能状元,2次获得集团技能状元,成了名副其实的“状元收割机”。

     2019年、2020年,姬刘超连续两年代表神火集团站上了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领奖台,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随后,神火工匠、商丘市劳动模范、河南省劳动模范、全国煤炭行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接踵而至。

     看着一块块金灿灿的奖牌和一张张鲜红的荣誉证书,姬刘超终于释然:“技能赛道的光,一样能照亮人生。”

“赛场标准即现场标准”

   “领奖台的光,照不亮井下的监测设备。”姬刘超深知,只有把赛场标准搬到现场,才能守护矿井安全。2017年担任监测班班长后,他开始将竞赛本领转化为实战能力。

     在120公里巷道密布的新庄煤矿,64台监测分站、816台报警设备、25万米线路构成庞大的安全监测网络。姬刘超要求自己:竞赛追求0.1秒突破,现场必须100%可靠。他把赛场上“准”“快”的标准,化作现场管理的核心——故障识别要精准,问题解决要迅速。

     2023年5月凌晨3点,采煤工作面突发瓦斯电闭锁,设备全部断电。但现场瓦斯浓度仅0.2%,远低于1.5%的报警阀值。值班人员和厂家技术人员排查3小时无果,姬刘超到场后,通过比对设备日志锁定问题:转载机启动引发电磁干扰,原因是监测线缆缺少屏蔽层。解决方案当晚落地,并在全矿推广。

  他将62类设备故障绘成树状“诊断图谱”,总结“望闻问切”工作法——观察指示灯、辨别继电器声响、询问异常情况、测量关键参数,帮助团队快速定位故障。

 一年365天,姬刘超的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家里可以远程操作的电脑也随时待命。

      “工作现场也是赛场,而且更胜赛场。”历经大赛磨炼的姬刘超已经把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现场”当成了另外一个“赛场”:“赛场是聚光灯下的舞台,但真正的较量在日复一日的现场实践打磨中。”

      把赛场的瞬间光华,淬炼成为工作中恒久不息的星火。姬刘超做到了。

“满天星火才能汇聚成光”

 “我一个人技能再高,也维护不了整个监控监测系统。只有大家都成为行家里手,系统才能稳定运行。”姬刘超希望更多职工能在技能成才路上勤学钻研。

      这份期望源于2021年6月29日,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新党员代表入党宣誓活动上,作为 100名新党员代表之一,姬刘超在中原英烈纪念馆面向党旗庄严宣誓。“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成为党组织的一员。我觉得自己一定要做得更好、做得更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当时,新庄煤矿正推进智能化建设,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迫切。

      姬刘超在“导师带徒”工作中找到了用武之地:“技能状元带徒弟,这是神火的优良传统。我自己也是让师傅这样一路带过来的。”

     通过多年的比赛,姬刘超总结出了一套“旁问、耳听、眼看、手摸、表测”十字故障排除法,撰写了“仪器检测工实操要领”等记录本,这些“秘籍”都是赛场上的“不二法宝”。

      技术不是独门秘籍,是矿井安全生产的接力棒。姬刘超不仅倾囊相授技能大赛经验,还把技能本领和多年累积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班组成员。

  针对井下设备繁多、系统复杂、专业技术要求高等挑战,姬刘超采用“分层递进”教学法,推动形成了“培训-练兵-比武-带徒”的技能提升良性闭环。同时还根据徒弟的文化程度、学习进度、技术能力等,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开展一对一“帮教”。

      在姬刘超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青年职工走上了学技练兵的道路。在新庄煤矿2025年度职工岗位技能大练兵中,他所在单位职工参与率达60%,远高于其他区队。姬刘超带出的10余名徒弟,不仅在工作中独当一面,还在各层级技能竞赛中崭露头角。

      2023年,“梅安森杯”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模拟煤矿井上下双人协同工作现场,姬刘超和徒弟杜威代表神火集团参加比赛,最终凭借完美配合摘得全国一等奖。2024年,杜威独立参加第十六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最终获得二等奖。

      就在那年10月12日,姬刘超看到新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9个方面、27条重要措施,把壮大产业工人队伍的着力点放在提高产业工人技能上。

      “原来自己期待的,也正是国家支持的。”这更坚定了姬刘超用自己细微之光带动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学技练兵的信心。

 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姬刘超第一次近距离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努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姬刘超倍感振奋,也感受到了身为一名劳动者的平凡与伟大。

       姬刘超把自己的成长归功于时代:“国家政策支持、社会风尚引领、竞赛舞台锤炼、企业平台托举,这些缺一不可。努力的人千千万,我只是抓住机会,成为其中最幸运的一个。”

      “生逢这个伟大时代,我感到无比自豪!我将更加坚定信念、明确目标,在新征程上用技能书写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担当。”谈到未来,姬刘超眼下有路、心中有光。